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大宋朝廷就没办法直接用土地去换取厮杀汉们的忠诚和武力,也没办法用当官上升去鼓励寒门地主习武从军。就只能在财政收入,而不是在整个社会财富中分出一部分给保卫大宋的军将。
而这一部分支出本来就比较少,再给大宋的那么多青天过一下手真正可以用于军事的钱还能剩多少?
对于打仗疯花钱更疯的赵楷而言,老祖宗留下来的分配办法根本不够开支,如果不想破产兵败,唯一的办法就是和武士共天下,得给他们分田分地,还得给他们当官的特权!
而在赵楷看来,想要直捣黄龙成功,装备和训练几十万能战斗的大军是必须的!
明初朱元璋北伐的时候,徐达、常遇春可是带着25万大军出发的!这25万大军还不是朱元璋的全部本钱,因为他同时还在其他方向上开战,还要维持境内的统治。
所以当时朱元璋拥有的总兵力,怎么都在五六十万以上,而且这些都是能打的军队啊!
赵楷现在面对的敌人——初兴的大金国比起朱元璋面对的没落的大元朝,在军事实力上只强不落。没有五六十万大军,赵楷怎么可能直捣黄龙?虽然他有岳飞、韩世忠这样的猛将,但是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些人怎么都不比岳飞、韩世忠差吧?而赵楷自己的能力,肯定是不如朱元璋的
“好!孤家答应你们!”
赵楷努力绷着一张堆满了铁血表情的脸面,不让自己笑出来——他是孝子,所以听见爸爸的被人杀害应该是很伤心、很愤慨的,怎么能笑呢?
终于把笑意憋回去的赵楷接着又道:“孤家可以登基称帝,不过诸君也要答应孤家三个条件!”
“大王有什么条件尽管说,莫说三条,便是三十条、三百条,俺们也都答应!”
“对,大王尽管说吧!”
“大王,俺们都听您的!”
“大王说什么是什么!”
赵楷满意地点点头这些都是忠良啊!以后一定要善待他们,可不能和朱元璋一样。
赵楷郑重地说:“第一条,现在还不是孤家即位的时候,孤家得先取了雁门、繁時,锁上河东的门户,然后才能登基。
所以金贼水灌开封府的事儿现在一定要保密,不能让下面的人知道。”
“大王放心,臣一定守口如瓶!”
“大王放心,臣等一定尽速取了雁门、繁時。”
这一条其实没有什么争议,雁门关是河东门户,当然得拿下了。
赵楷又道:“第二条,孤家要和武士大夫共天下,要实行营田府兵制,还重赏军功,重用功臣!”
“大王之策甚善,臣等求之不得!”
“大王重开大宋,乃是创业之主,自当如此!”
这一条是关键!
赵楷的创业能不能成功,关键就是营田府兵制和重赏、重用军功——搞了营田府兵制才能凑够人数。有了重赏、重用,武夫们才会豁出命去打啊!
“好!”赵楷重重点头,然后又道,“良臣、忆之、鹏举、无忌、克之、信叔、少严、伯英、金刚、何大郎、何二郎孤家的第三个条件是向你们提出的!”
“我们?”
“大王,您想提什么就尽管说吧!”
“大王,俺们答应了!”
“对,俺们都听大王的”
赵楷点点头,道:“孤家想和你们十人义结金兰!以后咱们十二人就是异姓兄弟,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创大业、永不相负如何?”
精通“四大兵法”的赵楷又放大招了——这是在模仿桃园三结义啊!而且他这里人还多,有十二个!
刘备就关羽、张飞两个好兄弟,而他一口气结十一个好兄弟,比刘备可多多了!
这下韩世忠、岳飞、张俊、陈记这帮人都感动到难以无语了。
他们的主君赵楷居然想和他们结拜!
这真是要把他们当兄弟啊!
“臣弟张俊叩见兄上!”
又是张俊第一个反应过来纳头便拜,口称臣弟。
赵楷看着他,这家伙这么见老,怎么就是“臣弟”了?
赵楷问:“伯英,你今年贵庚?”
“臣臣今年二十五岁!”张俊一脸认真地说。
他今年都四十了,不过他心态年轻啊,所以就报了二十五岁不能比赵楷年纪大啊!
因为大哥必须是赵楷!
“臣弟韩世忠拜见大哥!”
韩世忠也变年轻了!
“良臣,你贵庚?”
“大哥,臣弟今年二十六,和大王相同,不过排月份却小了一个月。”
赵楷端详了韩世忠一会儿,觉得他比张俊看着年轻,但还是点点头:“那良臣你就是韩二哥,伯英就是张三哥了。”
黄无忌接着道:“大哥,臣就是黄四郎了!”
陈记也反应过来,连忙开口道:“大哥,臣弟比黄四哥小一个月,就行五吧!”
赵大、韩二、张三、黄四、陈五,然后则是李六、向七、何八、何九、董老十、刘十一,最后才是岳飞岳十二郎!
众人报了年龄,排好了大小,赵楷才对在场的三位老人道:“吕卿、刘卿、童大官,三位都是长者,就做个见证吧!
今日我等十二人树林结义,向天盟誓,共举大事,驱除金贼,直捣黄龙,重开大宋!”
第143章 ?升官发财靠军功
赵楷出兵攻打雁门、繁時的这场战役,本就是作秀。留驻在那里的金贼人数不多,而且都是附庸汉军,看见赵楷领着好几万人杀来,哪里敢抵抗?立即就望风而逃了。
所以赵楷几乎兵不血刃就得了胜!而他楷也没有越过雁门山去大同府转一转的意思,在留下折彦质和两千兵马留守后,就率领大军得胜而还了。
六月十八日的大清早,赵楷率领的大军就过了太原的北大门忻口寨,当天中午就在忻州城外下了寨。
之所以那么早就忻州安营扎寨,并不是因为赵楷的军队连日行军,已经疲惫不堪,所以要早早休息。而是赵楷打算在抵达太原之前再敲定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儿就是制定和府兵制配套实行的军功爵制度——十二勋位制!
府兵制说穿了就是授田当兵,当兵换田,用一块土地将士兵束缚住。类似的兵制宋朝早就有了,就是陕西、河东的营田弓箭手,韩世忠和张俊早年都当过弓箭手,后来才转正加入了禁军。
而这种营田弓箭手的战斗力吧,其实还是不错的,不过也没有强到能把西夏吊起来打的地步。
一个西夏他们都收拾不了,想要靠他们直捣黄龙,那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赵楷在推行府兵制的时候,还同时在心腹们商量和制订一套可以激烈府兵和效用(募兵)力战的军功爵制度。
根据赵楷的历史知识,直捣黄龙之后很可能还有成吉思汗的前辈们甚至是大汗本人要对付金贼已经那么厉害了,后面还有厉害到变态的蒙古,光靠一个府兵制看着也不一定能行。
所以赵楷又从故纸堆中把军功爵给挖出来了,以后当兵不仅能分田分地,立了功劳还能有足够的机会升官发财!
两剂激励汉家壮士战斗的猛药一起来,应该可以先捣黄龙、再平草原最后再殖民全世界吧?
对了,在直捣黄龙之前,分田分地和升官发财这两大画饼(现在赵楷还没有能力为多达九万府兵分地,更别说授出多少官职了)加在一块,应该也可以确保九万将士的一起用力把赵楷抬上天下至尊的宝座!
“天策上将军到,文武各官恭迎!”
随着赵楷的亲兵头领董金刚打雷一样的吼声在忻州州府的大堂上响起,大堂之内所有人都肃然而起,就看见赵楷乌帽长衣,腰悬长剑,从后堂板着面孔转了出来。
不得不说,这个疯王看着还是很像的!赵楷本就长得长大结实,妥妥的彪型大汉。经过这几个月的杀伐历练,原本书生气息和清秀儒雅,早就消失不见。眉宇之间,充满了疯狂和肃杀之气,再配上一部修剪整齐的大胡子,更显得凶猛彪悍。
对于天策军的官僚军将而言,赵楷已经是个堪比大唐太宗的君王了。疯王什么的对他们而言已经翻篇了,因为军事问题,疯不疯的无所谓,赢不赢的才是硬道理!
历史上李世民干得那点事儿,要砸锅了一准让史家批他发疯,但干成了就是英明神武!
现在刘彦宗给射死了,设也马给枪挑了,完颜宗翰给忽悠跑了,太原和平定军的围也解了,刚刚还兵不血刃的复了代州全境!
可以这么说,大宋朝太祖皇帝之后,最能打的君王就是他了。
所以大王不是疯的,大王真的是天选之王!
对这个王,今儿汇聚在忻州知州衙门内的人们,都已经口服心服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其实还有点害怕这位大王,和赵楷的目光一碰,人人都纷纷低下头来行礼,大气儿都不敢喘一声就怕赵楷批评!
赵楷这个王对下面的人也不都是“共天下、分田地”这种好事儿,这“疯子”常常会板起面孔训人骂人。而且谁都要骂,还会当众骂人,有时候让底下人很下不来台。
不过他也不会胡乱骂人训人,一定是有理由的!通常都和军事有关。什么部队的训练松懈了,什么行军的时候队伍松松垮垮了,什么部队的伙食太差了,什么部队的器械和盔甲保养的不好,什么骑兵的战马看着马瘦毛长的凡是被他看见的,都得挨批斗,而且还会挨罚!
赵楷身边有四大机宜,时时刻刻都会有至少一个拿着小本跟着。赵楷说谁犯什么错了,一准记在小本上。等到军议的时候,赵楷就会把小本本掏出来找茬!
这种管教下属的方式粗暴而且直接,和弯弯绕绕的大宋官场规则根本不是一回事儿。所以让赵楷底下的文官们都很不适应,好在他底下的武人大多是从中下层拔上来的,在他这个“天选王”跟前可不敢吱声。
譬如那韩世忠本是个部将,大使臣的阶官。跟了赵楷几个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