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行┦虑槿绻镤w不先说出来,恐怕会让朱聿键日后吃亏。
“沈继荣是沈万三的后人。”孙鋡回答道。
“沈万三?”朱聿键眉头一拧,沈万三这个元末明初的超级大富豪朱聿键自然知道。历史上说这个人是个商业奇才,家中豪资巨万,后来因为支持张士诚被朱元璋所忌,最终被抄家灭族,其后代多半充军各地边塞。实际上朱聿键想来,恐怕还是钱财惹的祸,让朱元璋觊觎他的财富,这才安了个罪名抄家。
对于这样的情况,朱聿键才不会有什么顾忌,他当即一挥袖子说道:“沈万三的后代有什么关系,让他上任好了。告诉他我这里不论出身,只要有能力他就能做高官。”
“王爷三思。”旁边的潘独鳌有些忍不住了,连忙上前劝阻。
“有什么问题?”朱聿键问道。
“启禀王爷,沈万三是太祖钦定的谋逆大罪,他的后人是永不录用的。如果王爷启用沈万三的后人,恐怕会遭人非议。”潘独鳌规劝道。
“遭人非议?”朱聿键冷笑道:“我遭人非议还少吗?也不差这一桩了。”
“王爷三思。”潘独鳌可是为朱聿键好,历史上的他嫉妒徐以显,经常给张献忠出馊主意,实际上是因为他在张献忠军中只是个谋士般的人物,并不受到重用。
这个人的权力欲不小,但的确有些真本事,只要能够得到重用也是绝对忠诚的。此时他规劝朱聿键,是全心全意为了他好,毕竟朝堂之上的东林党对朱聿键一直很不对付,光是弹劾已经出现过多次了。
“这个不需要多虑。”朱聿键挥手道:“我们先解决财政问题再说。”听到财政问题,潘独鳌就只能选择沉默了,毕竟这个问题现在还真是最大的问题。
事实证明沈继荣绝非庸才,他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钱庄的准备工作,并让唐王钱庄首先在宁波府城顺利开办了起来。随后唐王钱庄开始向五府共同发行唐王的基础建设债券,券期三年,年利息一厘,共发行了五百万两白银。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轰动了浙南五府,唐王居然要借债了,这是不是说明唐王府的财政运营有了问题,百姓们都开始担心了起来。
朱聿键受封浙南五府等地的初期,大家都感到惊慌失措,因为大明朝藩王的贪得无厌是出了名的,如果他也是这样的人,封地自然会成为其无法无天的地方,百姓们的财产也是予取予求。
可是当唐王来到封地之后,一没有大肆敛财,二没有修建豪华的唐王府,甚至没有增加什么苛捐杂税。百姓们原来的税赋反而降低了,厘卡的取消,税务的单一缴纳方式,以及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让除了那些特权阶级之外的所有百姓都欣喜若狂。
第二百七十章 百姓爱戴
自从封地建立以来,孤寡老人和孤儿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再无什么苛捐杂税,百姓们除了温饱之外,手里还有了余钱。感触最深的还是商人,朱聿键各种给予商人的优惠政策,让这里成了大明朝唯一的商人天堂,尤其是本地的宁波商帮和龙游商帮,简直成了全国同行羡慕的对象。
如今整个浙南五府从上到下的所有人,都真心拥戴朱聿键,希望他能够长命百岁,永远的统治这片封地。唐王疑似缺钱,让所有人都感到了担心,如果唐王因为缺钱,而放弃了之前的政策,大家很有可能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最担心这种情况的,恐怕就是那些升斗小民了。他们有着最为朴素的价值观,对于唐王的爱戴也最没有任何私心,在得知唐王钱庄发行债券之后,数万民众自愿集结到了唐王府门前。
数万人集结到唐王府,这比上次招收女工的时候集结人数还要多,这可把朱聿键吓了一跳。他琢磨了半天,自己最近似乎挺老实的,没有做什么触怒民间思想的事情啊,怎么会又有人在唐王府门前集结。
“侯兄,你怎么在这里?”一个青衣男子走到另外一名蓝衣男子身边笑着说道。
“原来是陈兄,你竟然回来这里。”蓝衣男子见到对方容貌颇为惊讶。两人是认识的,实际上他们都是在江南颇有才名的人,青衣男子叫做陈子龙,刚满二十岁,他是松江府的人,今年刚刚参加乡试得了第一名,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另外这一位也不是简单人物,他叫做侯歧曾同样是南直隶人士,不过他并不是松江府的人,而是在苏州府。他的兄长叫做候峒曾,是天启五年的进士,如今是南京兵部主事,也算是一方人物。不过这位侯歧曾并不喜欢做官,如今虽然有功名在身,却始终赋闲在家里。
见到陈子龙在这里,侯歧曾笑着说道:“陈兄来这里,难道是想投入唐王府门下?”
“侯兄此来难道不是?”陈子龙反问道。
侯歧曾摇了摇头道:“我本来是为了招贤令而来,却没想到一来就见到如此模样。看来唐王贤德都是虚名,竟然激起如此民愤,我还是自行离开的好。”
侯歧曾叹了口气就要离开,却被陈子龙一把拉住了:“等一等再走,说不定还有转机。反正也不急于一时,不如在这里看看情况再说。”
“好吧,那我就陪陈兄在这里站一会儿。”见到陈子龙阻拦,侯歧曾只好暂时停了下来。
朱聿键是个愿意倾听民间声音的人,听说又数万百姓在门前集结,他不顾郝玉兰的阻止,亲自出了王府。见到朱聿键亲自出来,百姓们纷纷跪倒口称千岁。
见到地上密密麻麻跪满了人,朱聿键一阵头皮发麻,也幸好唐王府临近东钱湖,前方是一大片空地,否则还真难以容纳下如此多的人。想到自己什么政策又犯了众怒,朱聿键就感到惴惴不安,他只好让自己尽量保持着和煦的笑容问道:“诸位父老,不知道今日在此有何事?”
听闻朱聿键说话了,几个老儒生走了出来跪倒在地,其中一人说道:“我们听闻王爷的钱庄要发行债券,有一事不明,还希望王爷解惑。”
听说是债券的问题,朱聿键心里咯噔一下,他暗想会不会是沈继荣发行债券用了什么强制做法,例如向百姓们强行摊派,所以才惹恼了这么多人。这么多人集结起来,朱聿键不可能打马虎眼,他只好硬着头皮承认了。
朱聿键没有想到,他承认之后老者又说道:“如今坊间多有传播,说王爷发行债券是因为唐王府没钱了。”
“这个问题是有一些的,但并不严重。”朱聿键有些尴尬的说道:“我很快就会解决这个问题,诸位父老不必担心。”
老儒生道:“王爷掌管浙南五府以来,税赋极低又不许官员衙役勒索财物,同时修路造桥,修葺水利以利农耕,大家看在眼里都深感王爷大德。如今唐王府钱财不足,我等愿意献纳家财以为官用。”
“什么?”朱聿键吃了一惊,看着那托出一个小布袋的老者显然不是在开玩笑,他直接愣在了当场。
“什么?”同样吃惊的还有侯歧曾:“这肯定是在演戏,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可能的。”陈子龙拍了拍好友的肩膀说道:“我从踏入浙南五府之后,就预感到了这种情况。一位真心顾念百姓的藩王,他理应得到这样的拥戴。”
“你说唐王是不是在收买民心,为了造反做准备?就像当年宁王那样。”侯歧曾不安的问道。
陈子龙扑哧一声笑道:“你这个人还真是难伺候,横征暴敛搞得民怨沸腾你骂人家虚名,人家对百姓好,你又说收买人心。到底在你的心里什么样的藩王才是好的?死的吗?”
陈子龙这么一说,侯歧曾也笑了:“我只是担心而已,毕竟我打算投入唐王的麾下,总要搞清楚这一点。”
“一个为了造反而收买人心的藩王,只会施小恩小惠,因为他的大部分财富都要投入到招兵买马之中。唐王手中兵马并不多,他是在倾其所有为百姓办事,你看看他推出的法令和几年来的所作所为,他当得起百姓如此爱戴。”陈子龙意味深长的说道。
“这么说陈兄已经决定了?”侯歧曾问道。
“难道你还在犹豫?”陈子龙并未回答而是反问了一一句,两人同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就在陈子龙和侯歧曾决定投奔唐王府的时候,朱聿键已经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跪了下去。这一跪并不是收买人心,而是朱聿键太过感动情不自禁。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自己资金匮乏不得不举债的时候,百姓们会自发的聚集到这里,为得竟然是献上自己的家财,以解决王府的财政危机。
第二百七十一章 陈式舫的感动
朱聿键自认为只不过是为百姓做了些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而已,他们却愿意用自己的全部财富来报效,只为了让自己能够渡过难关。这样可爱又可敬的百姓,如何不让他感动。
见到朱聿键跪了下去,随他出来的人也都跪了下去,百姓们吓得赶快都跪了下去,伏在地上不敢动弹。朱聿键就跪在那里,对着台阶下众多百姓拱手道:“本王何德何能,受百姓如此爱戴,朱聿键在这里谢过了。但是我也知道你们家财并不丰厚,不能为了我唐王府而倾其所有,你们的捐赠我是不会接受的。如果大家信得过我,就去买唐王钱庄出售的债券,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
“多谢王爷仁慈。”百姓们听到朱聿键这么说,纷纷磕头称谢。能够有这样一位不贪财的王爷,他们感到无比的幸福。就在这个时候,沈继荣气喘吁吁的跑了来,见到唐王府门前这么多人他也下了一跳,等到他走到人群中,见到朱聿键也跪着,他赶快也跪在了旁边。
“沈继荣,你来这里做什么?”朱聿键看到刚刚任命的钱庄经理跑到这里来,不禁皱了皱眉头。
沈继荣回答道:“启禀王爷,宁波商帮和龙游商帮联合起来,将五百万两的债券全部认购,下官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