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计策,不过我们必须提前通知各个开拓团,要求他们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西班牙人的袭击。”茅元仪说道。
唐军的海陆军全都动员了起来,各部都加快了战争准备速度。大量的作战物资以支援东南亚作战为由,一船船的运送过去,国内的预备役部队在武装警察的率领下编组成师,并开始了系统化训练,而在这个时候,驻守浙南的第二守备军也接到命令,前往中南半岛作战,整个封地内的空气都变得紧张起来。
八贤王封地内的紧张备战,各国商人也有所察觉,不过因为满清入关劫掠的消息早已传开,他们都认为这是八贤王准备继续投入勤王军队,以希望尽快驱逐皇太极亲自率领的大军,所以并未想到可能的南方大战。
张名振也开始调兵遣将,除了必要的护航舰队之外,他将亚洲各舰队的主力都抽调了过来,组成了最为强大的本土舰队,准备与西班牙那支由三十多艘帆船组成的舰队决战。
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而此时在京师附近的大战却进行得如火如荼。秦良玉率领的白杆兵和顾宁所部唐军翻越了山西太行山区,以极快的速度进入了保安州的地域,他们竟是先于吴之番的骑兵师进入了北直隶的地面。
秦良玉有着绝世名将的一切素质,虽然行军速度很急,她却不会轻易犯险。在抵达延庆右卫之后,秦良玉并未再继续前进,而是派出了大量斥候侦察北直隶的情况,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当然因为顾宁所部唐军的侦察部队全是骑兵,传讯速度更快也更加专业,所以他们也被全部派了出去。
情况很快被汇报了上来,满蒙联军在京师附近的蓟州府和永平府周围肆虐了数月,在劫掠了大批百姓和财物之后,他们转而向南进入了河间府的地盘。在这里满蒙联军又是一番大肆劫掠,并抓捕了许多华夏百姓之后,这些人竟然绕过大沽寨,向着山东境内冲去。
此时京师附近已经趋于平静,但是有数百个村镇被毁,昔日繁华的地区变得千里无人烟,连补给粮食都变得不可能了。如果不是唐军随行带了大量保质期很长的罐头军粮,白杆兵就要饿肚子了。
在确定了周边情况之后,秦良玉将众人召集起来开会,希望能够找出一个最好的进军方案。秦民屏认为不需要多做研究,全军前往京师附近驻防,拱卫京师防御即可。
马祥麟则表示因为向南挺进,与满蒙联军结结实实的打上一场。秦邦屏则比较稳重,认为应该现在房山驻屯,一边与京师和各路勤王军联系,一边关注满蒙联军的动向再做打算。
第七百一十七章 前哨交锋
这个时候的秦良玉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并不是说她的军事能力不足,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是当年袁崇焕入卫京师的惨剧,让她感到非常心寒,在对付满蒙联军的同时,她也不希望自己人从背后捅刀子。
回想着崇祯皇帝的刻薄寡恩,秦良玉就忍不住要感叹一下八贤王的贤明了。每当这个时候,她都忍不住羡慕唐军中的顾宁等人,他们不会被八贤王在任何军事行动上掣肘,能够获得绝对的信任和自主权。他们纪律严明武器精良,甚至连所吃的军粮都比普通官军高上几个级数,这样的一支友军,让秦良玉想想都感到放心,这个时候她很希望听到顾宁的表态。
秦良玉转头对着顾宁问道:“顾副将,你认为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做?”
“有秦将军再次,哪里有小子说话的余地。”顾宁笑着谦逊道:“只不过我认为在考虑行动的时候,不防将友军的行动也考虑在内。其他勤王军我不知道,但吴之番的枪骑兵师必然会与满蒙联军打上几场的。我们不如进入河间府,依托数条河流封锁道路,与吴之番一起配合围剿满蒙联军如何?”
“什么?你的意思是吴之番能击败满蒙联军?我们只需要等着堵住对方后路即可?”马祥麟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这个还不一定,但至少不会输。”顾宁的回答相当肯定。
秦民屏忍不住问道:“你说的这个骑兵师究竟有多少人?”
“和我的步兵师人数差不多,大约一万五千人。”顾宁回答的语气非常平静。
“你可知道满蒙联军有多少人?”秦民屏有问道。
“十五万。”顾宁完全清楚对方的军力,回答得相当干脆。
“着哇,你认为一万五千骑兵能击败十五万精锐骑兵?而且还追在他们后面跑,一直跑到我们这里来?”秦民屏反问道。
“如果是其他部队我不敢保证,但是吴之番的枪骑兵师应该没有问题。现在最大的顾虑是满蒙骑兵会集中逃跑还是分散逃跑,如果他们分散了很难进行追击啊。”顾宁丝毫不认为自己的判断有什么错误。
对于吴之番麾下这支精锐之师的能力,顾宁是非常有信心的,他们可是在北方战场上不断的磨练,依靠对付游牧民族打造出来的军队。他们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士,武器更是比敌军高上一个档次,加上吴之番也不是易于之辈,获胜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顾宁的想法,连秦良玉都感到不可思议,她对这条建议并未采纳,在经过商量之后,最终他们决定驻扎涿州。此地与京师和保定的距离相同,进可攻退可守,又不会距离皇帝太近引起猜忌,是个非常不错的地方。
秦良玉等人对顾宁的说法不予置信的时候,吴之番已经与满蒙骑兵交上火了。当志得意满的皇太极率领着大军进入山东境内的时候,吴之番的骑兵师刚刚过了济南府。他在附近地区盘桓了很长时间,直到动员了超过二十万人移民,这才继续前进。
因为吴之番骑兵师前进的拖沓,当双方遭遇的时候,正好在济南府北方的临邑境内。双方都是骑兵,前进速度非常快,即使斥候发觉了也很难及时汇报,所以这样的作战双方都等于是在打遭遇战。
临沂位于济南府、德州府与商河县之间的三角地带,这里处于济南以北多条河流之间的平原地带,是个骑兵作战的好地方。吴之番所部第一枪骑兵师刚刚越过马颊河,就与满蒙联军的斥候遭遇了。
第一个与满蒙遭遇的正是将农民军骑兵打得人仰马翻的二愣子侦察班长郑锡明,不过如今他已经因功提升为骑兵侦察排长,手下有了四十五个人的配置。这次满蒙联军人数太多,他们的斥候队都是百人一队的所以骑兵师针锋相对,也都是以排位单位进行侦查。
满蒙骑兵的人数更多,更容易被发现,加之唐军将望远镜配备到班长,更容易发现对方,郑锡明首先发现了远处马蹄腾起的烟尘。“展开队形,准备战斗。”郑锡明一声令下,战士们都以班为单位,拉开了间隔很大的散兵线,并开始为燧发枪装好弹药。
“有明军。”为首的八旗兵牛录额真终于发现了情况,立刻率领部下迎了上来。他们一个个抽出腰间弓箭,做好了袭击对方的准备。对于八旗兵来说,对付明军的骑兵非常简单,只需要骑在马上射箭即可。
八旗兵的强弓拥有不错的穿透力,有效射程达到八十米左右,这大大优于明军常用的三眼铳。基本上双方对决的时候,都会被八旗兵射上两轮箭,双方才会进入明军的三眼铳射程之内。这个时候明军会稍占上风,用三眼铳的连发能力压制八旗兵,然而等到三眼铳射击结束之后,明军就只能肉搏了。而在这个时候,八旗兵会不与明军接触,继续绕着对方射箭,直到手臂再也拉不开硬弓,明军也就基本崩溃了,如果没崩溃那就用马刀解决战斗。
当然八旗军的作战方式也很灵活,有时候还会打上一段时间近战,然后佯装败北,等到明军骑兵追上来用回手箭对付明军,往往能够获得重大战果。总之八旗军的骑兵在与明军骑兵对决的时候,每次都能够占到上风,哪怕己方人数至是对方的几分之一。今天的情况显然更加有力,对方人数不超过五十人,他们甚至有了全歼对方的想法。
这支隶属于镶黄旗的八旗军斥候队并不知道,对面的军队并非官军,而他们的战斗力也绝非官军可比,如果依照老经验办事必然会吃亏。实际上那名牛录额真在加速中已经看出了问题,对方既不集中兵力提速冲锋,也不选择后撤,而是队形比较松散的排成横队,仿佛是没有看到他们一般。
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手
八旗军的士兵们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面对上百八旗军的冲锋,对方竟然没有丝毫躲闪的意思,这简直是不将他们放在眼里。八旗军士兵们纷纷加快了马速,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冲垮对方,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然而双方尚未进入强弓的射程,对面的唐军士兵已经举起了火枪,随着郑锡明的一声令下,所有人的燧发枪都开始了射击。烟尘慢慢腾起,一枚枚铅弹准确命中了八旗军士兵的身体。尽管有大半的人依靠棉甲逃过了一劫,但还是有不少人坠马了。
牛录额真的脑子里闪过了一丝惊诧,在一百二十米外命中目标,这样的火器威力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他们哪里知道,随着发射药成份的不断改进,以及枪管加工工艺的提升,如今燧发枪的有效射程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米的距离,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八旗军引以为傲的骑射工夫也将越来越不中用了。
在射击之后,唐军骑兵们立刻调转马头,向着来路的方向冲去,似乎是要选择撤退。占了便宜就想跑,这可是八旗军所不能接受的,他们再次提升马速,希望能够赶在对方的战马提速之前,尽快追上去近战。
刚才的一轮射击,让八旗军感到非常恼火,尽管损失的人数不多,但实在太过欺负人了,他们必须找回这个脸面。双方距离一百多米唐军才掉头启动,自然无法与早将战马速度提升到极致的八旗军相比,然而郑锡明真正的目的也不是逃跑。
八旗军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