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典短篇小说集(港台篇)-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把钱全带走,故意留下箱子,在纸条信件上又留下“徐康”原名。
 
从此以后,“徐康”死了,他人间蒸发,改名换姓又一条好汉。
 
正欲离去,不忘取过刀子。在相士脸上划上好几刀,血肉模糊五官不辨,完全没有破绽。
 
扭扭腰肢,搔首弄姿,从大堂柜台服务员眼皮子底下,施施然扬长而去。
 
没有人怀疑。
 
上海滩真是个龙蛇混杂无法无天大都会。作为过客,改名“罗端”的他只懊恼享受的日子不多,刚到又得走了。“福州路”呆不得,反而朝“福州”奔去。时也命也。
 
相士曾道:“……水克火,火克金。”——他不是被克的金,他是克火的水,他的名字徐“康”里头就带水。
 
当警察上门查案时,他已上了客轮,自水路逃之夭夭。
 
这是个永不捅破之谜。
 
警察给各人录取口供。本是循例行事——有破绽!
 
“你再说一遍,是如何发现尸体的?”
 
清洁女工故意嗫嚅:
 
“那天给递上热毛巾,他小费不吝啬,心知客人晚上曾召来女相士相聚,我是打扫卫生的,什么也不知道,只想:得收拾一下吧……我就敲218的门,一直没人应门。我问:『徐先生,在困觉么?徐先生——』后来他们开了锁,才发现——”
 
“慢着,你敲门时说什么?”
 
“哪有?我只是问,徐先生——”
 
警察狠狠盯住清洁女工:
 
“他登记时用的名字是『于哲』,你怎么称他『徐先生』?”
 
她目瞪口呆——哪个地方露馅了?
 
对了!那手表。
 
“莺莺相士”偷了手表,塞给她。瞅了一下,手表底部刻了“徐康”名字,所以她下意识喊“徐先生”,与登记的“于先生”不符。
 
“你老老实实招来,否则关进看守所,审讯刑求,吃不了兜着走!”
 
招了,清洁女工是同伙。
 
还有那兜售彩票的小姑娘,还有那貌不惊人的卖扇老头(他才是头儿),都是讨生活的一帮人。看中了荷包肿胀的客人,顺势引进旅社。或暗偷或明劫,全脱不了关系,旅社中有没有暗桩也难说。为捞点油水吧了,事情闹大了,谁也没好处。
 
但关乎人命,“涉嫌”者一干人等全被逮了。一再认尸,最后竟发现死者是莺莺!原来嫖客才是凶手!
 
死了一同伙,算了,天涯海角如何报仇雪恨?赶明儿再找些个一起做买卖。上海滩头天天有人来,有人去;有人生,有人死……
 
有人作案,有人逍遥法外……
 
能吃遍好菜,尝尽美酒,豪花大钱才是真理。
 
房间清理好,洒点花露水,香喷喷。夏天有电扇,冬天有水汀,洗浴洗脸有冷热龙头,上下有电梯,大便有欧美坐厕,小便有新式尿兜,接谈有德律风……开房间的,拉勒篮里就是菜,来者皆是客,享受片刻欢娱,又各自上路了,谁理会来龙去脉?谁知床上死过人?
 
“先生,开房间么?这边请!218——”(完)






吴念真:可爱的冤仇人

gxiaoshuowang

我很讨厌那个警察。从外表就开始讨厌起。

秃头、凸肚、还有……狐臭。他的制服从来没有平整过,而且不是少了扣子就是绽了缝;有一次我妈好心地要他脱下来帮他补,他竟然大剌剌地就穿着已然发黄而且到处是破洞的内衣,腆着肚皮和一堆矿工在树下喝起太白酒配三文鱼。

听大人说他和主管不合,所以不但老是升不上去,而且分配的管区就是我们那个派出所要走一个小时山路才到得了的小村落。

他没有太太,据说是在基隆河边淘煤炭时不幸淹死了;不过,有个女儿低我两个年级,她应该像妈妈吧,因为没她爸爸那么胖,而且长得还算好看。

这个女儿经常是我们那边的人送他礼物的好借口,比如春末夏初我妈会到隔壁村落挖竹笋,看到他就会给他一袋,说:“炒一炒,给你女儿带便当。”

过年全村偷杀猪,那种没盖税印的肉,我父亲甚至都会明目张胆地给他一大块,然后一本正经地跟他说:“这块‘死猪仔肉’,带回去给你女儿补一补。”

父亲这辈子最大的缺点就是好赌。每年至少总有一次妈妈会因赌博这件事和父亲吵到离家出走,不是呛声要“断缘断念”去当尼姑就是要去台北帮佣“自己赚自己吃”,而最后通常都是我循着她蓄意透露给别人的口讯,去不同的地方求她回来。

有一次我受不了,把这样的事写在日记上,老师跟我说可以写一封检举信给派出所,要他们去抓赌;老师特别交代说:“要写真实姓名和地址,不然警察不理你。”

不知道是老师太单纯还是我太蠢,我真的认真地写了信,趁派出所的服务台没人的时候往上头一摆然后快跑逃开。

两三天后一个周末下课回到家,看到那个警察正开心地跟父亲以及其他叔叔伯伯在树下喝酒聊天,他一看到我就说:“应该是他写的吧,没想到小小的个头文笔却那么好!”

他竟然把我那封检举信拿给半个村子的人观赏!

我被父亲吊起来狠狠地打,叔叔伯伯还在一旁加油添醋地说:“这么小就学会当抓耙子,该打!”

最后拦阻父亲并且帮我解下绳子的虽然也是他,但,从那时候开始到我离家到台北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我再也没正眼看过他一次。

再看到他是将近二十年之后的事。

那时父亲因矽肺经常住院,有一天我去医院探视,才打开病房的门就闻到一股浓烈而熟悉的狐臭味,不用说就知道坐在父亲床边的那个老人是谁了。

他笑着问我说:“还认得我吗?”

我心里想说:“要忘掉你还真难咧!”

他得意地跟我说:“刚刚我还跟你多桑讲,我眼光真的不错,小时候就看出你文笔好,你看,现在不但在报纸写文章,还‘写电影’写到这么出名。”

最后一次看到他是在父亲的告别式。那时一个台风天,跟大多数的人一样,他全身湿透;不过比较特别的是,他还没拈香就先走到我的面前,嘴唇颤动了好久才哽咽地说:“要孝顺你妈妈哦,你爸爸跟我说过,说他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妈妈……”

不知道是现场线香的味道太过浓烈还是怎样,虽然靠我那么近,近到可以清晰地看见泪水顺着他深深的法令纹流到下巴的我,却没闻到他身上有任何让人不舒服的异味。

几个月前去一个大学演讲,结束的时候一个孩子过来问我说认不认识xxx?说那个人是他的外祖父,就是当年害我被父亲吊起来打的那个警察。

他说外祖父常放《多桑》的dvd给人家看,然后跟人家说:那个警察就是我啦!那个吴念真记得我哦!

他说他外祖父死了,两年前的冬天。

说出殡的前一晚,他们把《多桑》的dvd在他的灵前又放了一遍,因为外祖父曾经说电影里的那些矿工都是他的至交,“万一那一天……他们一定会来帮我带路,跟我作伴。”


。。



李碧华: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

×××小×说×网

电视台的美食节目要来访问,揭开我家那一大桶四十七岁的卤汁之谜。 

我家的卤水鹅,十分有名。人人都说我们拥有全港最鲜美但高龄的陈卤。 

那是一大桶半人高,浸淫过数十万只鹅,乌黑泛亮香浓无比的卤汁。面层铺着一块薄薄的油布似的,保护那四十七年的岁月。它天天不断吸收鹅肉精髓,循环再生,天天比昨日更鲜更浓更香,煮了又煮,卤了又卤,熬了又熬,从未更换改变。这是一大桶「心血」。 

卤汁是祖父传给我爸,然后现在归我妈所有。 

美食节目主持人在正式拍摄前先来对讲稿,同我妈妈彩排一下。 

「陈柳卿女士,谢谢你接受我们的访问——」 

「不。」妈妈说:「还是称我谢太吧。」 

「但你不是说已与先生分开,才独立当家的?」主持人道:「其实我们也重点介绍你是地道美食「潮州巷」中唯一的女当家呀。」 

「还是称谢太吧,」她说:「我们还没有正式离婚。」 

「哦没所谓。」主持人很圆滑:「卤汁之谜同婚姻问题没有什么关连,我们可以集中在秘方上。」 

「「秘方」倒是谈不上,不过每家店号一定有他们的特色,说破了砸饭碗了。」她笑:「能说的都说了,客人觉得好吃,我们最开心。」 

我们用的全是家乡材料,有肉桂皮、川椒、八角、小茴香、丁香、豆蔻、沙姜、老酱油、鱼露、冰糖、蒜头、五花楠肉汁、调味料……,再加大量高梁酒,薪火不绝。每次卤鹅,鹅吸收了卤汁之余,又不断渗出自身的精华来交换,或许付出更多,成全了陈卤。 

妈妈透露:「卤水材料一定要重,还要舍得。三天就捞起扔掉,更新一次。——材料倒是不可以久留。」 

是的,永恒的,只是液体。越陈旧越珍贵。再多的钱也买不到。 

妈妈接受采访时,其实我们已经离开了「潮州巷」。因为九七年五月底,土地发展局正式收回该小巷重建。 

从此,美食天堂小巷风情:乱窜的火舌、霸道的香味、粗俗的吃相、痛快的享受,都因此清拆,化作一堆泥尘。——就像从没存在过一样。 

我们后来在上环找到了理想的地点,开了一间地铺,继续做卤水鹅的生意。 

这盘生意,由妈妈一手一脚支撑大局,自我七岁那年起……。 

  

  

七岁那年发生什么大事呢? 

——我爸爸离家,一去不回。 

他遗弃了我们母女,也舍一大桶卤汁不顾。整条「潮州巷」都知道他在大陆包二奶。保守的街坊同业,虽同行如敌国,但同情我们居多。 

他走后,妈妈很沉默,只关门大睡了三天,谁都不见不理,然后爬起床,不再伤心,不流一滴眼泪,咬牙出来主理业务。——虽只是大排档小店子,但千头万绪,自己得拿主意。 

而爸爸好狠心,从此音讯不通。 

我是很崇拜爸爸的。——如同我妈妈一般崇拜他。 

在我印象中(七岁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