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255再铸鼎-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渐繁华,现在已经不亚于普通的镇,甚至比某些下县都要强了。

    这样的好地方,要是让魏万程知道了,肯定要过去看看的。但是今天宁海军的船带着冬至号蒙头直走,“一不小心”就已经过了吴淞口,不适合再掉头往回走,“只好”去崇明岛了。其实再往前走走,嘉定县江岸上有几个小港也不是不能停。不过嘛,崇明岛上可是有便宜的私盐可以买的,这些官兵走这一趟,就指着赚这笔外快了呢,所以欺负李涛对这附近不熟,忽悠他往崇明岛跑。

    现在的崇明岛还没后世那般庞大,但规模已经不小了,是长江口诸岛之最。如今崇明岛上尚未设县,只有一个可以追溯到唐时的崇明镇,而且已经基本脱离了官府的掌控,为海盗所占据。

    其实这也是有历史源流的。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朝廷将长江口的几个海岛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而且还分门别类放置,比较老实的犯人扔到东边的东沙岛,最穷凶极恶的那些就放在崇明岛,几百年下来这里自然就成了法外之地。靖康建炎之时,天下大乱,官府无暇顾及这里,崇明慢慢变成海盗巢穴也是自然的事了。

    李涛正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该去这龙潭虎穴闯一闯,这时候魏万程凑了过来,怂恿他道:“崇明岛?去看看嘛,说不定有好东西呢?”

    他也没别的办法,于是只好点头同意,只是回头让水手们把枪炮准备了起来。

    不一会儿,那艘张家沙船驶到了眼前,上面过来一人,又胖又和气,一点不像穷凶极恶的海盗,倒像个商人。此人听说他们是要去岛上过夜,顿时殷勤起来,回到沙船上升帆转向开始领路。官兵们对此都习以为常,却看得李涛一愣一愣的。

    沙船在前方灵活地转来转去,将他们引往崇明镇港区。

    崇明岛是泥沙冲积而成,周边水很浅,船只难行,但其中也有几条相对深些的航道,可以行船和停泊。这也是崇明岛能成为法外之地的原因之一,官兵不是打不过这些海盗,而是难以接近这个岛,海盗们的真正武器也不是船只和刀剑,而是大量熟悉周边水文的老船工。

    挂着宋旗的两艘战船和冬至号开进港中,港内竟也未曾慌乱,官兵们一靠岸,简单跟李涛知会一声,便一哄而散了,惊得他目瞪口呆。也不知是不是他们打了招呼,港务也没来收泊位费,但也没人来引路,留一众东海人大眼瞪小眼。

    冬至号并不是今天崇明岛上唯一的访客,实际上港区放眼望去至少有三十多条大船和数不清的小船。与这么多船相应的是繁忙的港区,岸上有很多杂乱而低矮的建筑,延伸出去一大片,中间夹杂着一些小楼,道路上人流密集,喧闹声甚至传到了海上。

    港区西侧,还有一个造船厂,规模也算不小,不知道木材是哪来的。港区北边有几个大院,再往北,有不少灌木丛和草地,还有一大片农田,海边随处可见煮盐的盐工。一个小岛竟然有这么多产业,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魏万程看过一圈,眼中发亮,击掌赞叹道:“好地方啊!”

    李涛看了这幅景象也很是惊讶,但是仔细观察了一下周遭环境,还是摇头说道:“商业气氛不错,但是作为港口太差了。”

    魏万程现在也不是海上菜鸟了,自然也能判断出港口的优劣。这里水浅湍急,又地势平坦没什么挡风的地方,怎么看都不是个好港口,但是,“正因为这里不是好港,所以才能成这样的地方啊。若是好港,早就被官府占去了,哪能轮得到他们还有我们呢?”

    他眼珠子一转,眼看就要打什么坏主意。

    李涛没好气地吐槽道:“得了,魏总督,你还是想着怎么平安渡过今晚,别被他们给剥光了扔江里吧。咱也别下去了,就在船上吃饭睡觉吧。明天我行船,要不今晚你值夜?”

    魏万程把腰间的手枪掏出来,装上了两发弹药,上了保险,然后拍着枪说道:“行,今晚我值夜!嗯这不还没入夜呢,要不你现在先看着?机会难得,我下去探探!”

    李涛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人心眼可真大啊。他把冬至号的枪炮长乔达叫了过来,说道:“乔少尉,带上两个好手,领三把白虹,跟着魏组长下去,看紧点。”

 第225章 自由港

    1260年,8月10日,崇明岛。

    “白虹”就是魏万程用的那把手枪,全称是东海05式自卫手枪“白虹”,武备组的新产品。这型手枪采用双管设计,口径降低到了12,枪管长200,不算小巧,威力和精准度倒是比想象中的强一点,多加练习的话,在十米的距离上足够一枪放倒一个。

    此枪更多的亮点在于硝化纸包装的定装弹,不需要像步兵长火枪那样咬开药包倒火药再装弹,直接整枚纸包弹塞进枪膛就行了,火帽的高能射流足以将硝化纸烧穿。毕竟手枪是防身用的,关键时刻需要高射速,所以冒险采用了黑科技。不过由于火帽仍然是分装的,需要单独安装上去,所以总体射速其实并没高太多,而且硝化纸也没法完全燃烧,多次射击之后还是得清膛,也就是聊胜于无罢了。

    如果事先装好弹药的话,这把枪也算是不错的自卫武器了,为此武备组还特意给白虹设计了保险装置,以免揣在腰间的时候误击发。不过这枪刚研发出来,产量还没多少,也就能给外派的股东配上一批,水手们没法一人一把,只能需要的时候再领取。

    乔达在东海海军的资格不算老东海海军本身都没几年,但是胜在之前家境还可以,上过蒙学识得字,所以在这轮军事正规化建设中夺得先机,成了少尉枪炮长。他接到这个命令,能摸到新宝贝,暗暗有些兴奋,连忙行礼接令,点了两个机灵的水手,找医官领了手枪,便向魏万程那边报到了。

    呃,没错,船上的物资确实是医官在管的。这也颇有东海特色,船上自然是需要医官的,但是东海商社哪来那么多医生可用?只能挑些机灵的送去给卫生部培训一下,半路出家当成赤脚医生来用。但别说他们了,就连卫生部那些人,离了现代医疗器械和药品,也不会治什么病了,处理一下跌打损伤还可以,真遇上什么奇奇怪怪的病症,谁知道该怎么办?

    所以现在,东海特色的医疗体系,基本是治疗为辅、预防为主。简单培训出来的二把刀船医,真要治病的话,基本就会两招:如果是外伤,就涂了酒精包扎一下还别说,光是这招酒精消毒,就避免了大量的感染情况,很多伤员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从鬼门关救了回来;如果是得病,就把病人隔离在船舱里,每天提供些营养餐,希望他们自愈。

    但也不能因此小看了他们。船医的更多工作,是对船上的卫生环境进行管理,也就是监督水手经常打扫卫生、保持洁净、通风通光、对死角进行消毒,并且注意保持船上饮食的营养平衡,如果遇到挑食的水手,还要用鞭子逼着他们把酸橘子吃下去。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工作,但是几年下来避免了大量的疫病,在看不见的地方居功甚伟,达到了治未病的最高境界。

    只是这么一来,医官的工作就免不了涉及到船上物资的管理,再加上医官本来就相对有文化,识字懂算术,所以也有管理的能力。久而久之,东海海军体系的医官就演化成了后勤官一类的角色,也算是一桩趣谈了。

    现在乔达他们领了手枪,把枪别在腰间,既新奇,又有些担心走火,离奇地紧张起来了。

    魏万程看到他们严阵以待的样子,差点笑出来:“行了,放松点,别这么板着脸,不然下去了人家还以为我们是官府的探子呢。”

    他让他们好好把手枪藏好,又挑了一些商品让他们带着,最后想了想,为免语言不通,又把本地人陆秀夫叫上了一起,这才下船踏入了街市中。

    他们一下船,立刻就有几个牙人热情地迎了上来,嘘寒问暖打听有什么需求。放眼望去,街市上一片热闹的景象,各地商品似乎都能找到,街角还不时能见到几个魁梧的汉子在维持治安,生机勃勃,完全不像个海盗的据点,倒像是个兴盛的贸易港。

    近来,南宋朝廷的掌控力越来越低,崇明岛就更是没人管了。不过海盗们相互吞噬,加上周边官兵的威慑,这里倒也形成了一种另类的秩序。海盗们不搞抢劫,而是对过往商船收取适量的保护费,还允许他们上岛贸易,并且保护贸易的安全。而这种游离于传统体制之外的灰色市场,正好迎合了某些需求,于是这里也渐渐兴盛起来,周围的官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从中分享一定的利益。

    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过个几百年,崇明岛未必不能发展成一个伟大的自由港。但是很可惜,到后来元朝南侵的时候,崇明岛海盗的领袖朱清和张瑄率众投降,并接连立下大功,又是将临安皇家珍宝送去大都,又是办了南粮北运的,获得了元朝的封赏,崇明岛也被纳入元朝的统治秩序中,一度升格为州。

    到后来,朱张二人几乎垄断了半个中国的海运,积聚了海量的财富,但也惹来了元朝的觊觎,最终兔死狗烹,崇明也再次衰落下去。

    魏万程与牙人们聊了几句,获取了一点基础信息,但是没买他们的中介服务,而是带着随从们直接去了街市中。

    虽然他要水手们低调些,但是三人都穿着整齐的新式蓝白色制服五九改制后,海军为了与陆军区别,在白底作训服又加了一件蓝色坎肩,根据军衔不同又有不同的纹饰和绶带,怎么也低调不起来。

    他们这一行五人一进入街市,便引起了街角守卫的注意,但是只是远远盯着,没有上来盘问。魏万程倒也不在意,带着几人随意逛着。

    崇明街市没什么规划,道路七扭八拐扭曲的很,商铺茶馆青楼赌坊应有尽有,和地摊一起四处分布着。魏万程随便进了几家卖丝绸茶叶之类的南货店问了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