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氏虎子-第6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拿昆阳来说,昆阳当初的情况不比许昌乐观,但就是没有饿死的,因为县衙负担了整个县所有百姓的口粮,而条件就是这些百姓要在那些工坊工作。

    “粮价居高不下,这样下去,城内的饥民会越来越多,兄弟会负担不起……”

    说着,荀异转头看向陈朗,建议道:“陈郡丞,我等何不尝试借鉴昆阳的做法。”

    陈朗当然知道什么是昆阳的做法。

    昆阳的做法,即全县人给县衙做事,而县衙则负责所有县民的口粮。

    尽管昆阳市面上的米价虽然也高达三百五十钱上下,但对全县百姓几乎没有影响,因为百姓有吃食,根本不会去买。

    这就导致昆阳的米铺纷纷关闭,最终因为县衙不允许粮食流出县外,强行扣押,以至于那些米商最终只能卖给县衙,前往别处营生——倘若不卖,想要偷偷带离,那些头上绑着黑巾的壮汉,就会立刻带着刀枪等礼物登门拜访。

    “此事我也考虑过……”

    在听到荀异的话后,陈朗看了一眼赵虞,为难地说道:“但当时昆阳只有五六万人,且其中有三成是军卒,而我许昌,曾有十几万人,即便是现如今,人口亦超过八万人,倘若效仿昆阳,官府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

    “城内的大户有粮。”荀异沉着脸说道。

    见他语气有些异常,赵虞奇怪地问道:“荀参军,莫非事情不顺利么?”

    “唔。”

    荀异沉着脸说道:“与陈虎陈老贾交好的几户世家与商贾,倒是愿意借一笔粮食给官府,但其余,明明他们府上的地窖里堆放着成千乃至数千的粮谷,就是不肯借,说什么,以应对不测,我真恨不得派人去抢了他……”

    “……”

    陈朗惊愕地看了一眼荀异。

    他印象中的荀异,可不会说出这种话。

    就在他惊诧之际,赵虞笑着说道:“那好办,我叫刘屠助你吧,他手底下有五百人呢。”

    没等荀异开口,陈朗就慌了,连忙劝阻。

    他可是知道,这位周都尉真的干得出来。

    他连忙说道:“都尉息怒,参军息怒,这样好了,此事我来想想办法。另外,我叫郡守府拨给兄弟会一批粮食。……眼下已经是八月,只要再熬一个月,待昆阳、阳翟四个县收了粮,相信这局面就会有所改变。”

    “……好吧。”

    荀异长长吐了口气,显然他刚才说的也是气话。

    八月初九,郡守长史崔治在昆阳、汝南、襄城三县县衙的协助下,大致估算了三县今年的收成状况。

    平心而论,襄城、汝南二县的县域都不算大,县域不大,耕地自然也不会太多,前者有十八万亩,而后者稍多,为二十万亩左右。

    相比较二县,昆阳县原本的耕地面积更小,直到去年至今年,赵虞命隶垦军开垦了接近七成的新田,才赶上二县,大抵是二十三万亩左右。

    三县共计六十万亩。

    而这六十万亩田地能产多少粮食呢?

    薄田一亩还不到一石,富田可能有二石,按照保守估计,产粮在六十万石到九十万石之间,折中取七十万石。

    数日后,郡守长史崔治前往阳翟,亦视察了当地的耕田状况。

    阳翟可不同于昆阳、汝南等小县,它是颍川郡屈指可数的大县,耕田面积多达三十几万亩,且今年又侥幸没有受到叛军的骚扰与破坏,即便是以保守估计,也能收获差不多四十万石。

    这四个县的产粮相加,差不多就是一百二十万石不到。

    虽然颍川郡的官府只能收获一半为田租,即六十万石,但只要这批粮食不流失到其他郡,这一百二十万石粮食,大抵可以让六七十万人吃足一年,而这就养活了颍川郡约三分之二的人口。

    那剩下的三分之一人口怎么办呢?

    这不是还有叛军么?

    要知道,颍川郡还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落入叛军手中,比如鄢陵、召陵、定陵、临颍等等,别看叛军是造反的军队,但倒也不至于会让这几个县的百姓饿死,毕竟这也关系到叛军的名声。

    也就是说,只要颍川郡现如今的几个县都能安安稳稳地度过秋收,郡军方与叛军方别在打起来,颍川郡境内的产粮,基本上可以满足自身所需,可能稍微会有所盈余——毕竟这些数字都只是保守估算。

    这对于一个有近三分之一县城耽误了当年农事的郡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成绩了,饶是李郡守在得知这件事后,亦是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ps:这些数字,算得我脑壳疼,以后若非必要不想再算了。】

    终于,就在许昌城内的余粮几乎告罄时,颍川郡即将迎来秋收。

    而这,也使得颍川郡的各路郡军、县军,与叛军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在各自占区的边界派驻军队,防止对方趁机抢粮。

 第535章 张季回归

    八月二十四日,清晨,在许昌的都尉周府,赵虞接见了一位故人,那便是四个月前前往江东的旧日家卫,张季。

    张季的回归,让赵虞十分振奋,拍拍张季的臂膀表示亲近:“总算是把你等回来了。”

    听到这话,张季抱拳笑道:“事实上,我前两日便回到了颍川,不过我当时奔着昆阳去了,到了昆阳才知道,公子竟然在升任了颍川都尉……”

    在说这番话时,张季的心情也十分振奋,毕竟,他当初与赵虞、静女重逢时,赵虞才只是昆阳县尉,而如今在短短四个来月后,这位二公子连升三级,从昆阳县尉一路升到了颍川都尉,这种升迁的速度,让张季也咋舌不已。

    片刻后,待重逢的喜悦逐渐消退,赵虞这才埋怨张季道:“这一趟怎么去了那么久?我以为七月差不多就可以回来了……”

    张季点点头道:“我本来也是那么想的,觉得三个月的时间足够往返颍川与江东,没想到我到了江东之后才发现,大公子并不在江东,而是去了济宁……”

    他口中的济宁,隶属于东平郡。

    “济宁?”

    赵虞的目光微微一凛。

    他忽然想到了张季在四个多月曾对他透露过的那些,皱着眉头说道:“倘若我没记错的话,陈门五虎之一的章靖,曾有意在济宁阻击江东义师……江东赢了么?”

    听到这话,张季先是恭维了赵虞的记忆,旋即满脸笑容地说道:“赢了!纵然是陈门五虎,亦不是公羊先生的对手……”

    “……”

    赵虞惊诧地微微张了张嘴。

    事实上据他所知,公羊先生此前就击败过一位‘陈门五虎’,即驻江夏将军韩晫,此人是晋国当朝太师陈仲收养的义子之一,论年纪在一干义兄弟中排行第四。

    现如今在陈郡、陈留闹得不可开交的江夏义师渠帅陈勖,曾经就被韩晫死死压制,胜少败多。

    当初得知这位‘韩将军’败在公羊先生手中时,赵虞大抵还是认为应该是韩晫太过于轻敌,却没想到,这回连章靖都败在了那位公羊先生手中。

    章靖,陈门五虎中排行其三,堪称是赵虞最‘熟悉’的,毕竟双方当初可是交过手的,文武兼备,当时着实让赵虞感到头疼,好在他最终将计就计,使了一招离间计,这才将章靖愤然离去。

    倘若说,韩晫还有可能是因为轻敌而败在江东义师手中,那么章靖就不可能再轻敌了——弟弟败在江东义师手中,他这个当三哥的,怎么说也得讨回颜面。

    然而,章靖最终还是败在江东义师手中。

    『也就是说,前后有两名‘五虎’败在了公羊先生手中?了不得啊,这位先生……』

    赵虞暗暗咋舌。

    想当年,那位公羊先生是他们鲁阳乡侯府的东席先生,受他们父亲鲁阳乡侯托付,教导兄弟二人文识,然而就当时赵虞看来,那位先生也就只是一位普通的儒士,没想到,这位老先生竟然如此精通用兵。

    “不只是精于用兵。”

    见赵虞说起那位公羊先生,张季笑着说道:“公羊先生对于治民、治军皆烂熟于心。在治军方面,公羊先生赏罚严明,重赏有功,使得江东义师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在治民方面,公羊推崇井田制,迅速稳定了民心……”

    『哎哟,井田制,儒家的‘祖宗之法’啊……』

    赵虞强忍着想要笑出声的冲动,着实憋地难受。

    在他看来,井田制其实已经是落后的制度了,无论是秦国时期隐患巨大的‘军功爵制’,亦或是汉国时期的‘名田制’,都要比井田制更适合据周朝至少一千年后的当代。

    但奇怪的是,儒家弟子就偏爱井田制,哪怕是孔子、孟子等几位圣贤亦是如此,包括今日的那位公羊先生——说句玩笑话,看公羊先生如此推崇井田制,可见他是非常‘纯正’的儒家弟子了。

    当然,调侃归调侃,看这两年天下的动荡程度,赵虞觉得那位公羊先生推行井田制倒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井田制的核心是‘公田’:分发私田于百姓,换百姓出力耕种公田,使占有公田的国家、公族、贵族获利,这即是井田制的本质。

    但人都有私心,久而久之,绝大多数百姓都忙着经营自己的私田,不肯为国家、公族、贵族占有的‘公田’出力,甚至于,就连贵族、公族都在忙着经营私田,不肯出力耕种国家的‘公田’,再加上铁制耕具与耕牛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耕的效率,使得私田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公田,因此井田制便名存实亡了。

    但现如今,大河以南几乎都陷入了战火的动荡,无数难民流离失所,在这种情况下,公羊先生推行井田制,倒确实可以起到‘安民’、‘积粮’的效果:分发私田可以快速笼络民心,安抚民心;而公田则可以最大程度为江东义师筹集粮草,可谓是一石二鸟。

    这与颍川郡丞陈朗推动的‘以官田安顿河南难民’,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井田制终归是落后的制度,即便能短暂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